海南大学干部培训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要闻

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2021-09-01 10:12:37 285 阅读

中国式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后,就把实现现代化作为不懈奋斗的伟大目标。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程,是艰辛探索和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不仅为中国发展繁荣进步创造了重要前提,而且改变了长期以来以西方现代化模式占主导的世界现代化格局,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走自己的路”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再到“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刻阐明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逻辑、本质特征和世界意义。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程,是艰辛探索和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中国发展繁荣进步创造了重要前提,同时也为世界现代化模式多元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艰辛探索和不断创新中形成和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后,就把实现现代化作为不懈奋斗的伟大目标。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党的七大明确提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艰辛探索和实践,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经济基础极为薄弱,一贫如洗、百废待兴。当时的情况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那样:“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针对这样的国情,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要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任务,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把落后的农业大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的历史任务。

由于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中国工业化是从学习苏联模式起步的。在完成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后,中国从1953年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导方针。随着计划的实施,苏联模式的缺陷也暴露出来。毛泽东同志提出要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956年,毛泽东同志在进行大量周密而系统的调查研究后,形成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指导意义的《论十大关系》,这标志着我们党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进展的基础上,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

经过新中国成立后20多年的奋斗,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一个农业大国转变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工业化国家。这个阶段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虽然经历了曲折和磨难,但仍取得了令人鼓舞的伟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物质基础。正如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的那样,我们毕竟在工农业和科学技术方面打下了一个初步的基础,也就是说,有了一个向四个现代化前进的阵地。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进程。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小康”的概念。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方向。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们党更加清醒认识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在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新进行部署。1987年8月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同志明确阐述了“三步走”战略: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30年到50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用“小康”这一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概念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提出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在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党的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对第三步目标作出新的战略部署,提出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确立了建党一百年和建国一百年时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并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党的十七大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新要求,提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更高要求。

这个阶段,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从1978年至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先后超过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加快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市场空间迅速拓展,对外贸易和外商投资快速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了充满活力的体制保障和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奋斗目标,并赋予全面小康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建成的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是发展更平衡、更协调、更可持续的小康,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

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置于战略布局的引领地位,把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作为确保实现战略目标的战略举措。党中央提出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把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采取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出的关键一步,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的大台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世界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的人口数量翻了近一番,正在并将继续深刻改变世界的发展格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极大鼓舞全党全国人民满怀信心地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五大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独具特色、有别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目标和方向,具有许多重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明确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样超大规模人口的国家实现现代化,在世界上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现成道路可走,必须探索现代化新道路。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从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出发,开发人力资源,释放人口红利,在不断实现人的现代化过程中推进国家现代化。中国14亿多人口迈入现代化,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也将重塑世界现代化格局。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现代化不仅是物质财富的积累,更是精神文明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在发展经济促进物质全面丰富的同时,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对传统现代化道路的超越,是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改变了西方现代化模式蕴含的“扩张、掠夺”基因,创造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坚持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在探索和创新中开创的现代化新道路,既遵循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新”就新在,在政治上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在经济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在文化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在社会发展上坚持公平正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在生态建设上推动绿色发展,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总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深刻改变世界现代化发展格局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仅为中国发展繁荣进步创造了重要前提,而且改变了长期以来以西方现代化模式占主导的世界现代化格局,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其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破除了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唯一性。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一条立足中国实际、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新道路。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认识到,要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民族复兴,就必须推进国家现代化。但经过一次又一次尝试,中国的现代化并没有取得进展。直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探索和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取得的成功,从根本上破除了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唯一性,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思维定式。中国已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强大生机和活力。

其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是在吸收借鉴其他现代化文明成果基础上,既遵循现代化建设一般规律,又注重“走自己的路”,核心在于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一个国家或民族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走向现代化,归根结底要看这条道路是否符合自身实际,能否解决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证明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走得对、走得通。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取得的成功,展现了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多样性,拓宽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世界现代化模式多元发展提供了全新选择。

其三,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既传承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和平、和睦、和谐的传统,又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了“西方中心论”“文明冲突论”和“国强必霸”“零和博弈”的思维方式,充分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为解决全球性问题、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贡献。基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世界各国超越制度与意识形态的隔阂,在交流互鉴中实现共同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今天,我们已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牢记初心使命,以永不懈怠和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不断把中国式现代化推向前进,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电话咨询 24h 获取方案